热心公益 深圳 奖牌侨心向党 医心为民 深圳华侨医院25周年社会责任报告

liukang20242周前热心吃瓜17

  值此深圳华侨医院建院25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感恩之心,正式发布《深圳华侨医院25周年社会责任报告》,以报告为载体,全面梳理华医建院以来发展历程中的担当与实践。从医院发展历程、医疗服务创新、社会责任实践、为侨服务特色和未来发展规划五大篇章全景展现医院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共进的成长足迹。每一页文字、每一组数据,都是华医扎根深圳、服务社会的生动诠释,更是对未来继续履行社会责任、书写华医事业新篇章的庄严承诺!

  2025年5月9日,深圳华侨医院迎来建院25周年的光辉时刻。25年来,医院秉持“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办院宗旨,以“专科化、规模化”为发展方向,从一家单体医院发展成为拥有多家分支机构的医疗集团。本报告全面梳理了医院25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重点展现了医院在医疗服务创新、社会责任践行和为侨服务担当等方面的突出贡献。报告分为医院发展历程、医疗服务创新、社会责任实践、为侨服务特色和未来发展规划五个部分,全方位呈现了深圳华侨医院作为社会办医典范的责任与担当。

  25年风雨兼程,25年砥砺奋进,深圳华侨医院从龙岗平湖的一家普通医院,发展成为集急救、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并开启了集团化运营的新篇章。医院建筑面积达5.2万㎡,开放床位510张,设有五家社区健康服务站和三个急救站点,成为深圳市社会办医疗机构中的佼佼者。

  25年来,深圳华侨医院在医疗领域精耕细作,秉持“做中国最好的华侨医院”的愿景,认真擦亮为侨服务的品牌,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医院手外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普外科成为中国胆石病防治专科医联体联盟华南地区副主委单位,肿瘤科为全国肿瘤热疗示范基地。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深圳华侨医院始终不忘医者初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医院倡导成立深圳市首支“为侨服务义工队”,组织党员和义工为侨乡群众举行上百场大型义诊活动;连续多年组织医疗队赴马来西亚为当地侨胞义诊和进行中医文化交流;为贫困人群减免医药费累计达1200多万元。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医院成为深圳市首批49个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之一,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社会责任报告旨在全面回顾深圳华侨医院25年来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医院在医疗服务、社会责任和为侨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未来发展规划。报告将重点突出医院对社会、对医疗事业的责任和贡献,展现深圳华侨医院作为社会办医典范的使命与担当。

  25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站在建院25周年的新起点,深圳华侨医院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深圳华侨医院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社会办医院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史。2000年5月,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廖志仁董事长以超前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创办了深圳深联医院(深圳华侨医院前身)。建院之初,医院便确立了“规范经营,诚信办院”的宗旨,率先为周边200多家外资、侨资企业及1000多家内资企业的来深建设者开辟就诊绿色通道,减免医疗费用,对急重病患一律先治疗后收费,赢得了患者的广泛称赞和社会各界的信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成为医院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2009年12月,医院与百年侨校暨南大学联姻共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深联医院,翻开了医院发展的崭新篇章。这一战略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5月,经深圳市卫健委、深圳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批准,医院正式更名为深圳华侨医院,成为深圳首家以“华侨”命名的社会办医院。这次更名不仅体现了医院的特色定位,也标志着医院服务侨胞、面向国际的发展方向正式确立;2014年,深圳华侨医院被深圳市卫健委评定为三级综合医院,成为深圳市社会办医疗机构中首家三级综合医院。

  2011年,深圳华侨医院迎来了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医院手外科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这一荣誉的获得,使医院成为深圳市社会办医疗机构中的佼佼者,也为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2年,医院入榜广东省民营综合医院可持续发展力20强,综合评价名列深圳民营综合医院第一名;2013年,医院入榜“全国社会办医院百强医院”;2014年,医院再次被中国医院协会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这些荣誉的获得,充分证明了深圳华侨医院在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的卓越表现。

  2024年是医院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侨爱投资集团旗下的浙江侨爱医院开业。深圳侨爱中医院也即将正式运营,标志着深圳华侨医院开启了集团化运营模式。集团化发展不仅扩大了医院服务范围,也提升了资源整合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作为集团旗舰医院,深圳华侨医院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5年来,深圳华侨医院实现了从单体医院到医疗集团的华丽转身,走出了特色发展道路。医院连续七年荣获“中国非公立医院百强医院”称号,并获得“十大热心公益医院”荣誉称号;2013年以来,医院党总支连续十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医院成功举办“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七次显微外科学学术会议”;2022年,医院连续十年荣获“急救综合考核A级先进单位”;2023年,由医院承办的深圳市非公立机构行业协会胆石病专委会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2025年,医院荣获“社会办医华南区域30强”……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几代华医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医院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5年峥嵘岁月,深圳华侨医院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优化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定期组织全院员工开展提升医疗质量、优化医疗服务的培训。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和义工参加志愿者服务,成立健康大讲堂,为社会献爱心。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水平,也塑造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深圳华侨医院25年来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追求医疗技术突破与服务模式创新的奋斗史。医院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手外科“为龙头,发挥“1+N”带动作用,推动学科建设“多箭齐发”,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科集群。手外科作为医院的王牌科室,不仅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还被广东省卫健委评定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在显微外科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一优势学科的建立,使医院患者群体辐射范围从深圳扩展至全国,吸引了大量疑难复杂病例前来就诊。

  在专科建设方面,深圳华侨医院普外科的发展尤为亮眼。作为中国胆石病防治专科医联体联盟华南地区副主委单位,该科室以“微创保胆取石”治疗为特色,在胡明彦院长的带领下,为大量胆石病患者恢复健康、保障生活质量提供了有效帮助。科室经常接诊来自香港、新疆、黑龙江、江西、西安等全国各地的患者,形成了显著的品牌效应。一位在香港工作的张先生突发“胆绞痛”后,专程从香港来到深圳华侨医院就诊,胡明彦院长为他实施了“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成功取净结石并保留了胆囊。术后张先生感慨道:“在华侨医院就医,让我感受到了深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为提升诊疗水平,医院还邀请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衍民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刘京山教授等国家级保胆专家定期来院亲诊手术,使患者不出深圳就能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诊疗服务。同时,医院每年定期举办保胆患者回访座谈会,持续关注患者术后健康。

  肿瘤科配置有MRI、CT、DR、射频热疗系统和微波热疗系统以及冷冻消融、微波消融、DSA等先进的肿瘤专科设备。为广大肿瘤患者开展各种以“绿色治疗”为核心,联合肿瘤微创介入灌注栓塞、冷冻消融、微波消融、粒子植入等微创介入技术多学科联合治疗。用全新的“MDT TO HIM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误诊误治,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坚持“最小损伤人体正常组织、最大杀伤肿瘤细胞”的原则,将肿瘤热疗与微创技术相结合,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精准微创、绿色诊疗新方案。

  2024年6月,医院引进高质量儿童脑瘫脑病发展团队,在神经外科开展出诊、手术、康复等MDT多学科联合诊疗,显著提升了儿童脑瘫脑病的诊疗和科研水平。团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已诊治各类脑瘫脑病患儿数千例。专家团队的引进,使深圳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脑瘫脑病患儿能够获得更加优质便捷、可持续的医疗服务。

  2019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揭牌,全面启动了胸痛中心建设。医院整合心内科、急诊科、呼吸科、消化科、心电图与影像科等相关科室的学科优势,逐步实现了与上级医院信息共享、分级诊疗和协同救治的新型区域协同救治合作模式,为龙岗区平湖街道片区40余万居民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障。

  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深圳华侨医院走在了行业前列。医院开通了线上服务,实现网上健康咨询、用药查询和健康档案管理等便捷服务。其中,“互联网+居家医疗服务”,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就医体验。2024年12月,推出“无陪护病房”服务,解决了“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陪护难题。经过规范化培训、统一管理的医疗护理员替代家属承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实行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70岁的王奶奶因胆囊结石住院,子女在外地工作无法长期陪护,“无陪护”病房服务让她得到了专业细致的护理,同时减轻了家属负担。“出院入院有人引、治疗检查有人陪、吃饭生活有人护”的人性化服务,这一创新成为医院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重要举措。

  在医疗设备与就医环境方面,深圳华侨医院不断加大投入,为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硬件保障。医院配备了GE1.5T超导核磁共振、飞利浦多排CT、飞利浦高级心脏彩超、四维彩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德国腹腔镜、宫腔镜手术系统、Olympus电子胃镜、肠镜等先进医疗设备和现代化层流手术室。医院注重就医环境的舒适化改造,设置了康复疗愈花园、婴儿游泳馆、儿童康复活动室等。同时,医院从细节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搭建了“银医·智能+医疗健康”平台,患者通过银医智慧自助终端实现自助挂号、自助门诊缴费、医保支付、报告查询等全流程就医自助服务,大大节省了排队等待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

  深圳华侨医院的医疗服务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和设备上,还体现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中。医院护理部叙事案例曾在市护理学会比赛中荣获“人文护理”项目二等奖;2024年,医院护理团队荣获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活力团队奖”,领队汤芸荣获“最美志愿者奖”,通讯员张秋晨荣获“最佳信息管理者奖”。这些荣誉的获得,正是医院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的生动体现。

  25年来,深圳华侨医院通过持续不断的医疗服务创新,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承诺,为社会办医疗机构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深圳华侨医院25年的发展历程,更是一部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奉献史。作为深圳首家以“华侨”命名的医院和侨商公益慈善企业,深圳华侨医院始终将【社会责任】视为己任,在扶贫救危、健康公益、助残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统计,医院先后为灾区捐款累计达数百万元,为贫困人群减免医药费1200多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华医人对社会的深情回馈,也是“医者仁心”精神的最好诠释。

  医院每月定期组织医疗队深入学校、社区、工厂和企业,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康复理疗、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公益活动。2024年8月,医院医疗队在万达广场开展了医师节大型公益义诊活动。同月,医院与平湖街道关工委联合,举办“情系新业态,护苗助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活动。医院不仅为孩子们准备了爱心书包,还设计了免费健康体检、就医流程体验、胆结石知识科普、急救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孩子们在急诊科费伶俐护士长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并上台现场演示,不仅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2024年5月,深圳华侨医院平湖社区健康服务站“爱心角”正式启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服务;7月,深圳华侨医院被评为深圳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体现了医院在儿童康复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担当;8月,深圳龙岗平湖街道关工委联合深圳华侨医院,共同举办暑期儿童关爱活动,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关怀。这些活动不仅传递了城市温度,也让来深建设者及其子女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深圳华侨医院专门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停车位、爱心座椅、免费健康咨询等爱心措施,为残障人士就医提供便利。医院义工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医院门诊、住院部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为来院患者提供咨询、自助机使用、引导等志愿服务,获得“优秀志愿者队伍”荣誉称号。盲人患者杨先生到医院做无痛胃镜检查时,义工队的张秋晨全程陪伴他完成挂号、就诊、缴费、拿药、做心电图等所有流程,并提前与胃镜室医生沟通病情,他的就医之路畅通无阻。杨先生感动地说:“暖心的服务让我踏实和安心!”

  深圳华侨医院在白坭坑、辅城坳、良安田、上木古、平湖社区开办五家社康站,并在医院及辅城坳、白泥坑社康站设立了三个急救站点,主动承担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周边居民就医,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4年10月,由深圳市医院协会康复医学专委会主办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筛查诊断与早期干预实用技术培训班》在深圳华侨医院成功举办,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对孤独症的诊疗能力。同月,深圳市护理学会2024年“星火相连”系列活动也在深圳华侨医院成功举办,促进了护理技术的交流与提升。

  医院连续多年组织医疗队赴马来西亚为当地侨胞义诊和进行中医文化交流,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延伸到海外。2014年至今,先后为十三批香港、澳门归侨进行医疗健康服务,优质的服务得到国侨办领导和归侨们的高度肯定。2024年7月,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再次组织150名在港归侨到深圳华侨医院健康体检,体现了医院在为侨服务方面的特殊贡献;9月,深圳华侨医院受邀赴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为在港归侨解读体检报告并举办健康科普宣教活动;11月,医院赴澳参访澳门归侨总会,进一步加强了与港澳侨界的联系。

  医院成立深圳市首支“为侨服务义工队”,组织党员和义工为深圳光明区、河源紫金县等侨乡群众举行上百场大型义诊活动。2024年,廖志仁董事长荣获全球杰出华人“杰出贡献奖”,这是对医院公益事业的充分肯定。

  25年来,深圳华侨医院将社会责任深植于医院文化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华医人的爱心足迹遍布各个角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医院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深圳首家以“华侨”命名的医院,深圳华侨医院一直把“为侨服务”作为使命和特色品牌。25年来,医院充分发挥侨界资源优势,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为侨服务体系,成为联结海内外侨胞的医疗桥梁和健康守护者。

  医院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延伸到海外,这种跨国医疗援助不仅解决了海外侨胞的就医难题,也促进了中医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2014年至今,医院先后为十三批香港、澳门老归侨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优质的服务得到国侨办领导和归侨们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被誉为“为侨服务的一面旗帜”。

  2024年3月,侨爱投资集团旗下的浙江侨爱医院开业,标志着深圳华侨医院开启了集团化运营模式。作为集团旗舰医院,深圳华侨医院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海内外侨胞提供更优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将正式运营的深圳侨爱中医院将进一步丰富医院的为侨服务体系,满足侨胞多样化的医疗需求。这种集团化发展模式,使医院能够整合更多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提升为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024年11月,由国际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委会主办,深圳抗癌协会、深圳华侨医院承办的“2024第一届国际肿瘤热疗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CACA热疗指南巡讲、深圳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这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不仅提升了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学术地位,也为国内外医疗专家交流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国际医疗合作。医院神经外科引进高质量儿童脑瘫脑病发展团队后,积极开展跨境医疗及远程会诊服务,为儿童脑瘫、脑病患者提供多学科、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这种国际化的医疗服务,充分体现了医院“立足深圳,辐射大湾区,面向海内外”的发展战略。

  医院倡导成立深圳市首支“为侨服务义工队”,为侨乡群众举行上百场大型义诊活动。这支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成为连接医院与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医院还根据归侨群体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深圳华侨医院的为侨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国侨联常委、广东省侨联副主席、董事长廖志仁表示:“全体华医人将牢记初心使命,凝心聚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迎接华医‘集团化’发展的开局之年,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抓机遇,谋发展,擦亮为侨服务的品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深圳华侨医院的为侨服务工作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医疗服务上,更融入了医院的文化建设之中。医院以“华侨”命名,彰显了其特殊的文化定位和历史使命。作为侨商公益慈善企业,医院积极传承和弘扬侨界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将侨胞福祉放在重要位置。在医院25年的发展历程中,侨胞不仅是重要的服务对象,也是医院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这种与侨胞的紧密联系和良性互动,形成了医院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发展动力。

  面向未来,深圳华侨医院将继续深化为侨服务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医院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医疗合作,提升跨境医疗服务能力,为海内外侨胞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同时,医院将充分利用集团化发展的优势,整合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为侨服务品牌,真正实现“做中国最好的华侨医院”的美好愿景。

  深圳华侨医院25年来的为侨服务工作,不仅为海内外侨胞的健康保驾护航,也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医院的实践证明,将专业医疗服务与特色文化定位相结合,是社会办医机构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在未来发展中,深圳华侨医院将继续擦亮为侨服务品牌,在联结四海侨胞、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站在建院25周年的新起点,深圳华侨医院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未来,医院也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如医院董事长廖志仁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所说:“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迎接新的未来,华医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砥砺奋进,再创辉煌!”这一振奋人心的宣言,勾勒出医院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集团化发展】将是深圳华侨医院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2024年,侨爱投资集团旗下的浙江侨爱医院开业;2025年,深圳侨爱中医院也即将正式运营,标志着医院集团化运营模式全面开启。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发挥集团旗舰医院的优势和作用,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构建覆盖更广、服务更全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这种集团化发展模式,将使医院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健康需求,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专科建设】方面,深圳华侨医院将继续强化现有优势专科,培育新兴特色专科,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专科集群。医院将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手外科和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为龙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显微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探索实施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的前沿方向;普外科将继续深化与中国胆石病防治专科医联体联盟的合作,发挥华南地区副主委单位的作用,推广微创保胆取石技术,为更多胆石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引进的肿瘤及儿童脑瘫脑病高质量专家团队,将使医院的诊疗和科研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顶尖医疗队的合作,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提升专科建设水平。

  深圳华侨医院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未来,医院将进一步优化互联网诊疗服务,扩大“互联网+居家医疗服务”覆盖范围,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还将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患者服务、医院运营等方面的应用,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无陪护病房”服务也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深圳华侨医院将继续秉持“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在公益慈善、健康促进、特殊群体关爱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医院将进一步扩大“为侨服务义工队”的规模和影响力,开展更多面向侨胞和社区群众的健康公益活动。在儿童关爱方面,医院将充分发挥作为深圳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的作用,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加专业的康复服务。继续开展儿童关爱活动的公益项目,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等特殊群体。在国际医疗援助方面,医院将延续赴马来西亚义诊等传统项目,并探索更多形式的国际医疗合作,为海外侨胞和当地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深圳华侨医院将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继续加强与暨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更多像刘衍民教授、刘京山教授这样的国家级专家来院亲诊手术;另一方面加强本院医护人员的培养和深造,提升整体专业水平。2023年,胡明彦院长获评深圳健康科普大赛十大科普之星;2024年,胡明彦院长、医疗美容科罗奇博士获评健康160第七届最具影响力医生,展示了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医院将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医疗人才。

  未来,深圳华侨医院将继续坚持“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专科化、规模化”为发展方向,积极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趋势,主动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医院将继续推进舒适化医疗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和医院文化建设,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医院发展赋能。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这是深圳华侨医院对未来发展的庄严宣言。25年厚积薄发,新的征程呼唤新的作为。深圳华侨医院将加速推进集团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中努力实现再次腾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深圳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锚定高质量,扬帆再启航。深圳华侨医院将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热心公益 深圳 奖牌“定制+”2025行业生态趋势发展大会暨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广东衣柜行业协会年会召开

热心公益 深圳 奖牌“定制+”2025行业生态趋势发展大会暨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广东衣柜行业协会年会召开

  3月30日,在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党支部指导下,“定制+”2025行业生态趋势发展大会暨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广东衣柜行业协会年会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成功召开,本次大会汇聚行业精英,聚焦定制...

热心公益 深圳 奖牌七旬父母的三把金钥匙:解码幸福家庭的秘密

  从上海弄堂到深圳湾,当两代人在家中生活、对话,时光交错间,或许幸福的密码便蕴藏在这跨越的瞬间。74岁网红奶奶通过直播带货,颠覆了我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而其背后,正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李兆基留给后人的八大财富智慧亚洲首富的成功秘籍!!热心公益 深圳 奖牌

  香港恒基地产创始人李兆基,一位在商业世界中罕见的“完人”,他的离世不仅让商界失去了一位巨擘,也让人们怀念起他那传奇的一生。李兆基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连续多年稳坐华人首富和亚洲首...

深圳地铁员工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希望的感人故事?热心公益 深圳 奖牌

  在温暖的春日里,3月26日上午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采集室内,一位来自深圳地铁的工作人员张志盛,正静静地躺在捐献床上,准备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值得注意的是,张志盛的捐献标...

揭秘!南山5公里公益跑让“星星的孩子”重新热爱生活!_热心公益 深圳 奖牌

  在阳光明媚的3月30日,深圳人才公园迎来了一场不同寻常的盛会——以“爱在深圳,不再孤单”为主题的“来自星星的孩子”5公里欢乐跑活动。在这场比赛中,100个自闭症家庭与250余名热心人士...

友情链接: